生产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产出是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的服务产出。
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但在短期内,企业的投入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二、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条件,当技术水平发生变化时生产函数也会发生变化。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为x,,x:,…,xn,q为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q = f ( x 1 , x 2 ,¼ x n )
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所有的生产过程当中,所以,所有的企业都有其生产函数。这里要注意的是,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这是为了使企业的生产函数具有可靠性,体现企业将一定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能力。
在具体分析产量与生产要素的关系时,为了简化起见,一般假设只有一种要素可变,或者两种生产要素可变。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假设只有一种投入可以改变,而其他投入不可以改变,这是对企业短期行为的分析。一般假设劳动投入可变,而其他要素,例如资本等不可变,实际是要分析基本投资一定,即厂房、机器设备等在某一时期内不能变化时,只能改变使用的劳动力数量,来调整企业的产量时,企业的选择及其合理性。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短期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为:
其中,k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这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随着劳动量的连续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根据一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的函数式,企业的最大产量随可变要素投入l的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得到一定数量劳动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
总产量是指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例如多少吨水泥等。平均产量是指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或者说是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用公式表示就是:
ap=tp/l
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用公式表示就是:
mp= tp/ l
我们可以用表3—1说明三种产量之间的关系。
投入劳动的数量l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
00--
1200020002000
2300010001500
335005001167
43800300950
53900100780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我们将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画成图3—1的形式,下面分别给出其解释,并说明曲线的位置关系。
(1)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从图3—1可以看出,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mp最大,然后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