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经济师网校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更有效的复习备考2013年经济师考试,编辑特整理出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专业预习,预祝大家学习愉快,顺利通过经济师考试! 一、成本的含义
1.机会成本: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成本与隐成本
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实际上是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3.经济利润
在经济学中,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二、成本函数
考试内容:掌握各种成本函数。
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
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
由于考察期的不同,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有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c=b+f(q)
长期成本函数无固定成本。c=f(q)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2.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1)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tc=tfc+tvc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等。
(2)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平均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atc=tc/q=afc+avc=tfc/q+tvc/q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三、短期成本曲线
考试内容:熟悉不同的成本曲线。
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在成本曲线中,横轴时表示产量,纵轴表示成本。
总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1)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2)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曲线。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总可变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1)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逐渐接近横轴。
(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之前,mcatc,atc上升。
(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之前,mcavc,avc上升。
(5)无论上升或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6)注意29页图1-18中三个最低点的关系:
边际成本曲线最低点最先出现,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最后是平均总成本曲线最低点。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