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人力1-3章精编讲义
一、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 |
第一章组织激励 |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激励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二章领导行为 | 第一节 领导理论 第二节 领导风格与技能 第三节 领导决策 | |
第三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 第一节 组织设计概述 第二节 组织文化 第三节 组织变革与发展 |
二、2013年考试概况
章 | 单选 | 多选 | 案例 | 分值 |
第一章 | 4题4分 | 2题4分 | 4题8分 | 16 |
第二章 | 4题4分 | 1题2分 | -- | 6 |
第三章 | 4题4分 | 1题2分 | 4题8分 | 14 |
共计 | 12 | 8 | 16 | 36 |
三、主要知识点介绍
第一章 组织激励
知识点1:动机三要素
(1)决定人行为的方向—选择做出什么行为;
(2)努力的水平—行为的努力程度;
(3)坚持的水平—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行为
知识点2:动机的分类
内源性动机:指人做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
外源性动机: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
区别:
(1)内源性动机:员工看重工作本身,诸如寻求挑战性工作,获得为工作和组织多做贡献的机会以及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
(2)外源性动机: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报偿,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知识点3: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1.需要层次
五种类型:认为人类需要的强度并不都是相等
① 生理需要
② 安全需要
③ 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例如获得友好和谐的同事。
④ 尊重的需要:内在尊重(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外在尊重(地位、认同、受重视等)
⑤ 自我实现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2.主要观点
①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均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② 未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的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③ 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低层次的需要被合理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④ 这五种需要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前三个层次为基本需求,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求,前三者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
3.在管理上的应用
① 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
② 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
③ 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知识点4: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概念 |
具备 |
缺失 |
①激励因素:指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等因素 |
满意(钱不是万能的) |
没有满意 |
②保健因素:指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 |
没有不满 |
不满(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
知识点5:ERG理论(奥尔德佛)
内容: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独特之处:1.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
2.提出了:“挫折-退化”观点,即高层次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知识点6:三重需要理论(麦克里兰)
1. 成就需要—特点
①选择适度风险
②有较强的责任感
③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2. 权力需要—特点
①喜欢支配、影响别人,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②组织中的地位越高,其权力需要也越强,越希望得到更高的职位。
3. 亲和需要—特点
①组织中容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易被人影响,在组织中充当被管理者的角色。
②管理上过分强调良好关系通常会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
知识点7:公平理论(亚·当斯)
1、观点:
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成为对照者)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
(1)投入:员工所受的教育、资历、工作经验、忠诚和承诺、时间和努力、创造力、工作绩效。
(2)产出:直接的工资和奖金、额外福利、工作安全。
(3)员工比较的是:对投入、产出的自我知觉,而非投入、产出的客观衡量结果。
2.比较角度:
(1)纵向比较(组织内自我比较 + 组织外自我比较)
适合人群:薪资水准、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员工
(2)横向比较(组织内他比+ 组织外他比)
适合人群:薪资水准、教育水平比较高、视野较为开阔,
依据的信息比较全面的员工。
3.恢复公平的方法
(1)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
(2)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
(3)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4)改变参照对象
(5)辞职
4.在管理上的应用
(1)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投入来给予报酬,并确保不同的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大致是相同的,以保持员工的公平感。
(2)应经常注意了解员工的公平感。
知识点8:期望理论(弗罗姆)
表达式:效价×期望×工具=动机
效价:指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强度
期望:指员工对工作努力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
工具:指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
管理上的应用:( 三高 )
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高的正效价、高期望和高工具
1.观点:
认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
是行为的主要的驱动因素。
2.性质: 一种行为主义观点。
3.特点
(1)并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而注重行为和结果。
(2)并不是地道的动机激励理论
知识点10:目标管理四要素
目标具体化、参与决策、限期完成、绩效反馈。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