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特性和潜能,实现自己心意和理想的需要。
五个需求层次的关系: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需要结构。一般情况下,五个层次的需要之间存在依次递升的关系。
【例题2】人们希望生活在群体之中,并获得亲情、爱情、友情和归属感等需要为( )需要。(2004、2005年单选考题)
A.生理 B.安全 C.社交 D.感情
【答案】C
(2)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主要内容。
①“满意”与“不满意”不是一对矛盾;
②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③两类因素的作用。
【例题3】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
A.工作责任 B.工作条件
C.工资报酬 D.人际关系
【答案】A
(3)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某一目标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力量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即激励力量(M)=效价(V)× 期望值(E)。其中,激励力量表示激励作用的大小;效价表示完成组织目标后,给组织成员个人带来的效果和价值;期望值表示组织成员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后,获得预期报酬的概率(可能性)。
(4) 波特与劳勒的激励模式主要内容。
首先,人们是否愿意为完成任务做出努力取决于对奖励带来的满足程度的认识及对获得奖励可能性的判别;
其次,人们做出努力后所取的绩效决定于其完成任务的能力和任务的了解程度;
再次,人们完成任务、取得绩效后,对完成任务和获得奖励的可能性会形成新的认识,并且判别获得报酬的公平性及满意程度。
(5)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主要内容。
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 公平与否取决于相对量的比较;
② 横向比较;
③ 纵向比较。
(6)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主要内容。
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 环境对行为的强化作用。
② 强化的类型。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2. 熟悉激励的方式方法
激励的基本方式:
(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2) 正强化激励和负强化激励
(3) 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
(4) 整体激励和个体激励
激励的方法:
(1) 目标激励
(2) 参与激励
(3) 榜样激励
(4) 情感激励
(5) 成就激励
(6) 报酬激励
(7) 职位激励
【例题4】通过调动或晋升,激发下级进取心、责任感的激励方法称为( )激励。(2005年单选考题)
A.成就 B.职位 C.目标 D.参与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