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央银行的业务与调控机理(掌握)
中央银行业务根据其对象分:
(1)执行货币政策的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再贷款
(2)为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开立账户、结算、清算
(3)为政府和其他机构的服务——经理国库、代理证券
根据金融业务活动性质分:
(1)负债业务:集中存款准备金、货币发行和经理国库
(2)资产业务:贷款、再贴现、国债买卖、储备占款
[2005单选]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集中存款准备金属于其(B)。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表外业务
D.特别业务
1、中央银行存款业务及其调控作用
(1)央行存款业务与存款准备金政策
央行存款业务包括准备金存款业务、财政性存款业务和特种存款业务。
[2007单选]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从( A )开始实施。
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以上均不正确
(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控作用
A、改变存款准备率可影响货币供应量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紧缩性货币政策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张性货币政策
B、增强证商业银行存款支付和资金清偿能力
C、增强央行信贷资金的宏观调控能力
[2005单选] 在我国,财政性存款、特种存款、准备金存款都属于(A )管理的存款。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合作银行
D.政策性银行
[2005单选] 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D)规定并组织执行。
A.国务院
B.金融工委
C.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
D.中国人民银行
2、央行再贴现业务及其调控作用
(1)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持未到期的已贴现票据向央行进行票据再转让的一种行为。
(2)再贴现业务的调控作用
A、再贴现率和再贴现条件——对商业银行贷款的融资数量——货币供应量
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条件严格——商行贷款融资数量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货币供应量增加。
B、再贴现率和再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货币供应量
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条件严格——商行借入资金成本高——货币供应量减少
C、再贴现率的变动——显示政策意图
3、央行贷款业务及其调控作用
(1)央行贷款:指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
(2)央行贷款业务调控作用
发放或收回贷款——调节商业银行贷款的规模和结构——货币供应量
央行贷款曾是我国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最重要、最有效的间接调控手段。
4、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及其调控作用
(1)公开市场业务:央行从事买卖证券的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目的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央行在公开市场中入买入证券——增加货币供应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减少货币供应量——紧缩的货币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干扰和冲击小,可以连续操作,从而实现平稳、连贯的货币政策效果。
(3)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作用体现在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