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比较按薪额和按因素价值排出的两种顺序。当两种排序出现差异时,就必须进行调整,或者重新排列按因素价值列出的顺序,或者将各职位因素月薪成分重新分配。如果无法符合逻辑地做到这一点,该职位就不能留作参照用的关键职位。
(6)对照因素比较表对非标杆待评职位进行评价。
因素比较法的优点是较为完善,不但可靠性高,同时也使不同的职位之间更具可比性,且可由职位内容直接求得具体薪酬金额。其缺点是评价体系设计复杂、难度 较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这种方法不易理解,因此,员工对其准确性和公平性容易产生质疑。主要适用于处在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定环境下的规模较大的企业。
练习一下:
1、( )是先设计出一套供比较的评级标准尺度,将职位在各报酬要素上进行分解,最终得出该职位的相对价值。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要素计点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要素计点法的定义。
2、以下情况中,职位评价应该采取分类法的是( )
A.职位类别较复杂的企业
B.小型企业
C.评价人员对企业各项职位的情况非常了解
D.较大规模企业中的管理类职位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 从分类法的要求和适用范围来解题。
四、薪酬调查
(一)薪酬调查概述
所谓薪酬调查就是通过各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相关企业各职位的薪酬水平及相关信息。
薪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企业的薪酬构成,根据市场薪酬水平确定企业薪酬定位,既保持企业在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又能吸引、保留和激励企业所需的人才。 薪酬调查的对象,最好是与本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同行业的类似企业,重点考虑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薪酬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上年度的薪酬增长状况、 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职位和不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薪酬调查的主体一般可分为政府部门、专业薪 酬调查公司和人才服务机构等。
薪酬调查的原则有以下几点:【对象、职位、资料】
(1)调查对象的可比性。在选择薪酬调查对象时不仅要考虑其企业规模、类型及所属行业,同时还要考虑该企业的声望、发展机会与地理位置等因素。
(2)调查职位的可比性。在不同的企业中由于对职位的理解不同,因此,即使职位名称相同,其职位职责权限也有可能不同,那么该数据的参考价值也就不高。所以在进行薪酬调查时应尽量收集职位相关信息,确保职位间的可比胜。
(3)调查资料要及时更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薪酬状况也处于经常的调整与变动当中。因此,薪酬调查的资料要及时更新才有参考价值。
(二)薪酬调查的步骤【五步:确定目的、范围、方式、分析、提交】
1.确定调查目的
所谓薪酬调查的目的就是薪酬调查的结果要应用到哪些方面。一般来说,薪酬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整体薪酬水平的调整、薪酬差距的调整、薪酬晋升政策的调整、具体职位薪酬水平的调整等。
2.确定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包括:所要调查的企业、调查的职位、调查的内容、调查的时间段等。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