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考点一、财政支出的概念
财政支出是指一国各级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内为履行其职能所支出的资金总量。
静态含义:各级政府通过预算形式安排支配的资金量(指一个预算年度终了时政府所累积支出的总量);
动态含义:各级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内持续分配预算资金的一个过程。(财政支出的内容是由法律、法规确定的。)
考点二、财政支出的范围
1.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依据:公共性、非市场性。
2.就保障对象的社会属性来看,财政支出的对象只有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1)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费用;
(2)满足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费用;
(3)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费用;
(4)维护社会公平的支持费用。
考点三、财政支出的公平与效率
公平 |
1.公平—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机会公平:要求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企业的能力能够在竞争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结果公平:要求在经济社会中社会成果和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要合理化,符合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2.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效率 |
效率:指劳动生产率问题,即通过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与经济运行方式把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借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关系 |
联系:公平是提供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存在矛盾 解决矛盾方案: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状况 |
考点四、按政府的级次分类
财政支出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
考点五、按政府职能分类
(1)经济建设支出;(2)社会文教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4)国防支出;(5)其他支出。
考点六、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分类 |
概念 |
内容 |
补偿性支出 |
财政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 |
经济体制改革后,补偿性支出削减 |
消费性支出 |
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 |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 |
积累性支出 |
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 |
基本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等 |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