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一、员工培训
(一)员工培训概述
1.员工培训概念
2.员工培训的形式
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长期培训一般计划性、目的性较强。
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
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内部培训包括基础培训、适用性培训、日常培训、个别培训和目标培训;外部培训可分为全日制的大中专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培训,地方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教育培训,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
3.员工培训经费
来源:企业与员工分摊;社会集资,首先由政府通过税收方式征收培训费,然后由国家组织,社会统筹,各企业出资赞助。
(二)员工培训内容
1.新员工培训内容:企业文化、业务培训、开展“传、帮、带”活动。
2.在职员工培训内容:(1)不脱产的一般文化教育;(2)岗位培训;(3)专题培训;(4)转岗培训;(5)个人自选培训;(6)脱产进修。
3.全员培训内容。所有部门的员工都进行培训。
(三)员工培训管理
1.员工培训过程
基本可以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计划阶段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培训实施阶段主要是选择培训方法、制定学习计划以及具体进行实施的过程;评估阶段就是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2.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1)企业分析:确定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总体需求
(2)工作分析:确定员工要达到的工作绩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3)个人分析:针对每个员工的具体情况,对培训提出具体要求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分析,发现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实施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课程设置、经费预算、培训场地、培训教师等。
3.员工培训效果评估
(1)后果评估:后果是个贬义词,这个评估是说如果不进行培训会怎么样,带来什么后果。属于反面评估。
(2)效果分析:培训后效果如何,属于收益分析。
(3)项目评估:即对员工培训工作本身进行得如何展开分析。内容分析。
4.员工培训评估的方法
(1)测试比较分析法:在培训开始前和结束时,进行两次考试,难度相同,比较成绩。
(2)工作绩效评级法:通过书面调查或面谈方式了解受训者在培训之后的工作数量、质量等方面有没有提高。
(3)工作标准对照评价法:按照客观的工作标准来对受训者的工作数量、质量和态度进行比较,以判断培训效果的大小。
(4)同类员工比较评价法:通过比较受过培训和没受培训的两人在工作上的表现来评价培训效果。
(5)主管或下属评价法:以书面调查或面谈形式,询问受训者的主管或下属了解其表现,来确定培训质量高低。
这些方法可以同时使用,尽量全面、客观的评价培训工作。
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一)职业生涯理论
1.职业生涯概念
(1)职业:职业就是人们所从事的、有稳定收入的社会劳动。职业具有经济属性,体现了人的存在价值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2)职业锚: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