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悲观准则决策
悲观准则,亦称“小中取大”准则。首先从每一个方案中选择一个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或最大损失值),作为评价方案的基础。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或最大损失值)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收益值最大(或损失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比较满意的方案。
悲观准则实际上是对每个局部方案持悲观态度,从最不利角度来考虑,把最小收益值(或最大损失值)作为必然发生的自然状态,将非确定型决策问题变为确定型决策问题来处理。
(二)乐观准则决策
乐观准则,亦称“大中取大”准则,首先从每一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大收益值(或最小损失值),看作必然发生的自然状态。然后,在这些最大收益值的方案中,再选择一个最大收益值(或最小损失值)的方案作为比较满意的方案。
(三)折衷准则决策
折衷准则,亦称乐观系数准则或赫维斯准则。赫维斯(hurwicz)认为决策者不应按照某种极端的准则行事,而应在两种极端情况中求得平衡。具体的方法是根据决策者的估计,确定一个乐观系数α,α的取值范围是0<α<1。给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分别赋予相应的权数α和(1-α),中间的结果不予考虑。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各个方案的折衷损益值,并选择折衷损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比较满意的方案。
折衷损益值=α×最大损益值+(1-α)×最小损益值
(四)等概率准则决策
给每种可能的结果赋予相同的权数,然后计算各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损益值的平均数(由于权数相同,实际上就是算术平均数)。并选加权平均数最大的方案作为比较满意的方案。
(五)后悔值准则
这种决策方法是将每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定为理想目标。如果没有采取这一理想方案,而采取了其他方案,就会使取得的收益减少,就会感到“后悔”,这样每个自然状态下的理想最大收益值与它在其他方案的收益值之差所形成的损失值,称为“后悔值”。然后,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那个方案作为比较满意的方案。
三、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指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依据通过预测得到的几种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经济效果及其出现的概率进行决策。由于自然状态并非决策者所能控制,所以决策的结果在客观上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故称之为风险型决策。
风险决策方法:期望值决策、贝叶斯决策和马尔科夫决策等。教材中介绍了两种:矩阵分析表法和决策树法。
(一)矩阵分析表法
期望收益值=∑(收益值×概率)
注意与前面的确定型决策的多目标决策区分。多目标决策的各个目标的权重是决策者认为的各个目标的重要性分配的,而这里是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由历史数据预测而知,不是决策者分配的。
(二)决策树法
即运用树状图形来分析和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四个要素:决策树由方块结点(决策点)、圆形结点(状态结点)、方案枝(由决策点引出的细支)和概率枝(由状态结点引出的细支)组成。
方块结点称为决策点,由决策点引出的若干条细支称为方案枝。
圆形结点称为状态结点,由状态结点引出的若干条细支,表示不同的自然状态,称为概率枝。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