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的方法
(一)资料分析法
为了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尽量利用现有的资料,对每项工作的内容、责任、权利、负荷、任职资格等有大致的了解。岗位责任制是国内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十分重视的一项制度。但是,岗位责任制只规定了工作的责任和任务,没有规定该工作的其他要求,如工作的条件、物理环境、聘用标准、工作流程以及任职资格等,如果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岗位责任制添加一些必要的内容,则可形成一份完整的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
(二)工作实践法
工作分析人员通过对工作的具体观察,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资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但对需要大量训练和危险的工作,这种方法不适用。
(三)关键事件法
主要认定员工与岗位有关的行为,选择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进行评定。首先从领导、熟悉岗位的员工那里收集一系列行为的事件,然后,描述“特别好”或“特别坏”的岗位绩效。关键事件法的描述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员工的有效或多余行为;关键行为的后果;员工能否支配或控制后果。将收集到的关键资料进行分类,总结职务的关键特征和行为要求。
关键事件法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岗位的动态特点和静态特点,集中研究岗位行为,因为行为是可观察、可测量的。通过这种分析确定行为可能的作用。但这个方法也有两个缺点,一是费时,需要用大量时间搜集关键事件,并加以概括和分类;二是关键事件是指对工作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的事件,这就遗漏了平均绩效水平。对工作来说,最重要的…点就是描述“平均”绩效。关键事件法没有涉及中等绩效的员工,无法完成全面的工作分析。
(四)观察法
工作分析人员到现场查看员工的实际操作情况,予以记录、分析、归纳,并整理为文字资料的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必须注意员工在做什么、如何做、为何要做以及工作技能的高低。对于可以改进、简化的工作事顶要纪录说明。当观察完某工作场所的工作后,最好再到其他两至三处的工作境地观察,证实其工作内容。这里要注意的是,研究的目的是工作而不是个人的特性。
仅运用观察法获得的资料往往不足以撰写岗位说明。所以,观察法多用于了解工作条件、危险性或所使用的工具及设备等项目方面。它的优点是,通过对工作的直接观察和工作者介绍,使分析人员更多、更深刻地了解工作要求,获得比较客观和正确的信息。缺点是不适用于工作周期长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不易观察紧急而又偶然的工作,如处理紧急情况。
(五)面谈法
由分析人员分别访问员工本人或其主管人员,了解工作说明书中填写的各项目的正确性,或对原填写事项有疑问,以面谈方式加以澄清的方法。因此,面谈的作用一是可以获得观察所不能获得的资料;二是对已获得的资料加以证实。尽管它不像问卷调查具有完善的结构,但具有问卷调查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谈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范围和工作责任,但核心内容是工作性质、工作范围和工作责任。面谈可分为个人面谈、集体面谈和管理人员面谈三种。面谈时要蒋重被访者,营造良好的气氛,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对重大原则问题,避免发表个人看法和观点。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