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际绩效水平与绩效目标相比较
通过实际绩效与目标绩效的比较,管理者可以发现绩效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这时上下级需要进行沟通,共同分析偏差的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和确定纠正方案。如果有必要修改目标,则需要收集支持的信息。
4.制定新的绩效目标
当期的绩效指标得以实现后,上下级便可以着手制定新的绩效口标。
(三)优势、劣势分析
作为被广泛应用的绩效考核方法,目标管理法存在很多优势:
(1)有效性。目标管理能够使各级员工明确他们需要完成的目标,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把时间和精力投人到对绩效目标实现有利的行为中。
(2)目标管理法启发了员工的自觉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目标管理强调员工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将个人利益和企业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提高了员工的士气、发挥了员工的自主性。
(3)目标管理法实施过程比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平衡计分卡法更易操作。目标的开发过程通常只需要雇员填写相关信息、主管进行修订或批准即可。
(4)目标管理法较为公平。目标管理法设定的指标通常是可量化的客观标准,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就很少存在主观偏见。
当然,目标管理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目标管理法倾向于聚焦短期目标,即该考核周期结束时需要实现的目标。这可能是以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的。
(2)目标管理法的假设之一是认为员工是乐于工作的,这种过分乐观的假设高估了企业内部自觉、自治氛围形成的可能性。
(3)目标管理法可能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目标的确定,需要上下级共同沟通商定,这个过程可能会耗费员工和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目标有时可能难于制定。大量的企业目标可能难于定量化、具体化,这给目标管理法的实施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四、标杆超越法
(一)概念
标杆超越是通过对比和分析业内外领先企业的经营方式,对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业务流程等关键成功因素进行改进和变革,使企业成为同行业最佳的系统过程。标杆超越的实质是企业的变革:通过学习同行业经验,改掉制约企业发展陋习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标杆超越法:
(1)标杆指的是最佳实践或最佳标准,也就是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经营管理、运作方式等方面的榜样。标杆超越的目的就是通过向榜样学习提升企业竞争力。
(2)标杆的寻找范围并不局限在同行业,应该有更广阔的视角。
(3)标杆超越法相比其他系统的考核方法更重视比较和衡量。
(二)设计流程
(1)发现“瓶颈”。在寻找标杆企业时,企业需要通过调查分析和内部数据详细分析自身的现状,从构成关键业务流程的关键点出发,确定需要同标杆对比的内容和领域。
(2)选择标杆。选择标杆应该遵循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标杆企业要有卓越的业绩;二是标杆企业的被瞄准领域与本企业有相似的特点。根据标杆对象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内部标杆、竞争标杆、行业标杆和最优标杆四类。
(3)收集数据。需要收集的数据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标杆企业的绩效数据以及最佳管理实践;二是本企业自身的绩效数据和管理现状信息。在数据收集完毕后,要深入分析标杆企业的经营模式,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标杆企业的优势、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