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本章考情分析:本章考试分值5分左右。
重点难点内容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特征: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价值: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社会经济关系。
2.关系: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又互相排斥。
(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三)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1.货币发展的四个阶段:各自的概念。
2.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二)货币的职能
五种:各自的概念。重点关注支付手段职能。
(三)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作用
考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价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所以选项B错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所以选项C错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选项D错误。
2.在商品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若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形式称为(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简单的价值形式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扩大的价值形式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表现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种商品上;货币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职能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外,还包括( )。
A.贮藏手段
B.核算工具
C.支付手段
D.分配手段
E.世界货币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价值是指商品所特有的( )。
A.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
C.独立属性
D.社会属性
E.质量属性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价值。价值是商品所持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