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辅导:控制职能复习(2)
二、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
1、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
(1)控制与计划相适应
Ø 控制工作的目的是要保证实际工作符合计划的安排和要求。
Ø 控制工作必须与计划相适应,根据计划的要求确定控制对象、明确控制内容、建立控制标准、了解控制信息、选用控制方法。
(2)控制与组织相适应
Ø 组织工作确定了组织中各部门、各职位的责权关系,控制工作必须与之相适应,将实施控制的责任和权力分配给组织结构中与之相应的部门和人员。
Ø 实施控制时,如果脱离组织结构中的责权关系,不仅会造成管理的混乱,还会产生不必要的人员矛盾,影响控制效果。
(3)控制要具有客观性
控制工作要纠正实际中的偏差,经济师报考条件
Ø 首先,必须如实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客观正确地判别偏差。
Ø 其次,必须根据偏差产生的原因,选取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偏差加以纠正。
(4)控制要具有整体性
Ø 组织能否按计划要求实现目标涉及组织的各个部门、工作的整个过程及组织的全体成员。
Ø 在控制工作中,只有把组织的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调动和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5)控制要抓住关键点
Ø 控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握实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做,不仅管理人员的精力和时间不允许,同时还会提高控制成本、降低控制效率。
Ø 在实际控制中,管理人员往往采用把握关键点的方法实施控制。所谓关键点指的是对整个工作起重要、关键作用的因素和点位。
(6)控制要具有及时性
控制面对的是随时变化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收集传递信息、不能及时判别偏差、不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Ø 一方面,当实施控制时,情况已经变化,选用的方法不再适合实际,影响控制效果;
Ø 另一方面,由于时滞现象,还会出现来不及在工作完成之前纠正偏差、无法实现控制意图的现象。
(7)控制要具有灵活性
Ø 控制面对的是复杂而多变的事物和具有不同需要、不同特点的组织成员。
Ø 进行控制时,必须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人员的具体特点,在把握关键、坚持原则的同时,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控制手段和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8)控制要具有经济性
Ø 控制的经济性要求必须对控制费用和控制收益进行比较。
Ø 控制工作需要支付时间、设备、资金等费用,只有当有利可图时,才能实施控制。
Ø 如果控制费用与控制取得的收益相当,甚至超过控制取得的收益,控制就成为不经济的控制、赔本的控制,这样的控制是不能实施的。
(9)控制要具有前瞻性
控制的前瞻性:
Ø 一方面,要求在执行计划之前,预先推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Ø 另一方面,当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时,也要预见所选用的措施实施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避免由于措施不当而造成解决旧问题、带来新问题或旧问题没有解决、又带来新问题的局面。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