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
三货币。经济师培训jjsexam.com
4.发行保证制度。发行保证制度又称发行准备制度,是指通过银行发行的纸质货币依靠什么来保证其币值稳定的制度。在代用货币形态下,发行银行券和辅币的银行必须建立金属准备制度,以保证其随时兑现。随着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发展,货币发行的商业信用保证和国家信用保证也随之发展起来。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从历史发展来看,世界各国先后采用过以下几种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1.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货币材料,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之分。
2.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在这种货币制度下,金币和银
币同时作为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相互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具有同等的法偿能力。金银复本位制是16 -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典型的货币制度,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是金币和银币各按其所含金银重量的市场比价进行流通,国家不规定两
者之间的兑换比率。这样,市场上各种商品就存在着双重价格,即金价格和银价格。
(2)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铸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
通,而不随着市场中金、银比价的变动而变动。双本位制尽管克服了平行本位制的双重价格缺陷,但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一现象是指在两种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这一术语最早见之于16世纪英国著名金融家格雷欣的币制改革建议中,故称其为格雷欣法则。
3.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材料,分为三种类型:
(1)金币本位制。这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黄金为法定的本位货币金属银币则退居于辅币 地位,其铸造和法偿能力都受到了限制。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气: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和辅币等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因而是残缺不全的金本
位制。①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由可以有限兑换金块的银行券代表黄金流通。其特点
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一一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如1925年,英国规定银行券1700英镑以上才能兑换黄金);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②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由国内不能兑换黄金但能兑换外汇的银行券代表黄金流通。其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一一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照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