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财政
财政这部分内容分为四部分内容:
1.财政基础知识。第九章 财政职能
2.财政支出。第十章 财政支出
3.财政收入 第十一章 财政收入和第十二章 税收基本制度。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4.政府预算。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制度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财政的基本涵义
考试内容:理解财政的基本涵义。
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分配活动。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存在三种经济体制,从而相应形成三种财政类型:(1) 家计财政,这是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财政模式的一种概括;(2)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3)计划财政,特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活动的一种类型。计划财政通常称为“生产建设财政”。在改革开放前,我国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是整个社会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投资来源。
【例题1·单选题】(2006年试题)财政的本质是一种以( )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政府机关
B.国家
C.企业
D.财政部门
[正确答案]B
【例题2·单选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一般称之为()。
A.效益型财政
B.生产建设财政
C.经营型财政
D.公共财政
[正确答案]D
【例题3·单选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整个社会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投资来源是()。
A.私人投资
B.财政支出
C.集体经济投资
D.外商投资
[正确答案]B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涵义
考试内容:理解公共财政的基本涵义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
公共财政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具有以下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是社会公众共同的需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也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总;
(2)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有的需要,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的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通过纳税、付费等形式付出代价,当然这种代价的付出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是市场机制也存在“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致力于弥补这一缺陷,所以需要财政。
市场机制最主要的缺陷:
(1)不能排除垄断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2)不能校正外部效应以达到最佳资源配置状态;
(3)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4)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5)不能有效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
市场失灵领域就是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体从社会上取得收入,并将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公共财政的核心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例题1·多选题】市场机制的调节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不能排除垄断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B.价格波动
C.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