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管理预习(32)
第十四章 商品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
第一节 商品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一、商品流通企业国际化动因分析
商品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意味着占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更广泛地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一)国际化动因理论
1.企业特定优势。也就是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即母国企业具有的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或比较优势),即企业拥有或掌握的可以获得市场力量的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主要包括技术与管理优势、营销技巧、规模经济、融资能力和研究开发等。
2.企业内部优势。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来自于技术优势的内部化。企业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在内部运用企业的特定优势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来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由于政府的关税、贸易壁垒、外汇管制和汇率政策等,不仅存在不完全竞争的最终产品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存在不完全竞争的中间产品市场,如果能使中间产品在企业内部自由流动,企业就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3.企业区位优势和综合优势。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所拥有的,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适应和利用的一种优势。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东道国无法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另一种是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它决定国际化经营的选址定位以及进行投资的行业、部门、规模等。
企业综合优势是指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直接投资凭借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竞争优势,而是企业、产业、宏观国际竞争优势的综合,其中,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是综合优势的核心,它是指企业以全球战略的姿态进行竞争的能力。
(二)国际化动因分析
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商品和服务寻找新的市场
2.寻找低成本的资源
3.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商品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一)国际市场环境分析
1.国际市场的分类
(1)地理性化分。分为欧洲市场、北美市场、南美市场、中东市场、东亚市场、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以及西非市场等。
【例题·单选题】(2008年)国际市场可以划分为欧洲市场、北美市场、南美市场、中东市场、东亚市场、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以及西非市场等,这种市场划分属于( )。
A.阶段性划分
B.经济性划分
C.地理性划分
D.集团性划分
[答疑编号91114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2)经济性划分。国际市场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衡量标准,分为三类:①工业化国家市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4000美元
②低收入国家市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700美元
③中等收入国家市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介于以上两者的。
【例题·单选题】(2007年)将国际市场划分为工业化国家市场、中等收入国家市场、低收入国家市场,这种划分是( )。
A.集团性划分
B.地理性划分
C.经济性划分
D.阶段性划分
[答疑编号91114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