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可持续交通运输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交通运输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容的运输,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运输系统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运输需求应相平衡,即可持续运输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2.运输的经济与财务可持续性,即运输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可持续运输条件下的运输系统其运行能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运输资产能够完好地运行,运输财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并实现有效和公平的代际转移
3.运输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即运输活动对环境与生态造成的损害能够完全纳入公共或私人的运输决策框架中,以使运输受益者承担运输外部性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4.运输的社会可持续性,即运输改善和运输发展的利益应在全社会成员间公平分配
可持续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
可持续发展被确定为我国现代化的一个重大战略以来,各行各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本部门或本行业的指导原则,并体现在各项计划和规划之中。同样,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其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是制定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可持续(sustainable)一词最早产生于生态学,80年代初甚至更早的时间在国外的林业和渔业等学科中出现可持续性一词,如由于砍伐、火灾、虫害等因素产生的森林蓄积量减少不能超过森林的自然生长量,在生态学上称为可持续管理(sustainable management),又被翻译为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产生于80年代。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一词,主要是从自然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角度提出的。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在《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中,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1992年在里约召开的地球首脑会议上,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议程》等文件中成为全球的共识。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自然科学从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等生命支持系统的角度,认为可持续发展“应以地球承载能力为限度”;经济学则从人的福利方面考虑,“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社会学家则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强调“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从哲学和伦理学角度提出来的,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上述定义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包含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三维尺度,是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世世代代的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相互依存,密切相关,这是由这一复合系统的整体性所决定的。经济系统离开资源和环境的依托,经济就不能发展而将走向衰退;社会系统离开经济系统的支撑,人类文明就不能出现而会走向原始;同样,如果没有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资源环境就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在环境退化和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时,也将没有经济实力和良好的机制使之得到恢复和改善。同时,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是动态的,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互为依存,协同演进。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