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任务。
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农业农村改革、要素市场改革、“放管服”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措施,对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2)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弥补实体经济中的“短板”,着力解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三方面问题。
2.提升创新的地位,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1)与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相比,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创新引领经济作用的直接体现。
(2)推动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府的任务:
①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最大化其“外溢效应”;
②通过财税、投资、价格等政策来扶持创新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
③通过放宽政策和高效监管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④持续增加教育和科技事业投入。
3.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改革成为下一阶段乡村振兴的动力所在。
(3)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4.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我国经济空间布局
(1)从政策层面来说,要用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西部地区差别化政策,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从资源禀赋层面来说,要充分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做好对重点地区的产业承接。
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1)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完善产权制度以及依法保护产权仍是我国改革的重点。
(2)我国生产要素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配置,行政垄断、要素准入限制、要素价格扭曲等问题在部分行业中不同程度存在,如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医疗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实现对重要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6.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拓展对外贸易,培养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2)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和契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和经贸往来。
【多选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有( )。
A.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大力发展虚拟经济
C.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D.提升创新地位,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