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它的主要任务:一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二是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中央银行制度的定义: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一国金融业,并以其为核心构成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融资媒体的金融体制。
2、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熟悉)
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
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
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
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3、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产生的第一个标志。
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如前苏联、东欧各国和新中国。
4、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了解)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即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
☆了解支持和反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由:
①支持理由:民主社会政治家更关注的是短期利益,为了讨好选民,他们更乐于采用膨胀性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②反对理由: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和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有效配合,才能取得长期效果。
☆中央银行独立程度的发展历程
独立性问题经历了中央银行高度独立、中央银行基本不独立、到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央银行处于高度独立阶段,中央的实际职能限于维持银行券和黄金的自由兑换。
第二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基本不独立。特别是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凯恩斯为首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流行导致独立性的大大削弱。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相对独立。
5、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
中央银行的主要管理职责:利用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
掌握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征: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
6、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对银行的业务和对政府的业务。
①货币发行业务 |
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
②对银行的业务 |
1)集中准备金 |
③对政府的业务 |
1)代理国库。国库存款是中央银行主要负债之一。 此外,一是中央银行还代表国际金融活动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的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议;二是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