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研究概述P60-61
工作研究的概念X1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工作中不合理和不经济的因素排除,寻求最经济和更容易操作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包括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
(一)方法研究
1.定义X2:所谓方法研究就是对现行作业系统的观察记录、分析及检查 ,进而找最经济和最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的管理技术。
2.构成X3
(1)过程分析
①定义X4
②构成X5
(2)作业分析
①定义X6
②构成X7
(3)动作分析
①定义X8
②构成X9
(二)时间研究※
1.定义X10 :它是一种工作衡量技术,用以记录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某种作业的要素的工作效率和时间并分析数据,从而得到按照规定标准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2.分类X11
(1)整体时间研究
(2)单元时间研究
3.步骤(8点)X12
二、作业能力P61
1.作业能力的概念X13
作业能力是完成某种作业所具备的心理、生理特征。
2.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X14
(1)生理因素
(2)环境因素:工作场所范围内的空气状况、噪声状况和微气候等 ( 温度、湿度、风速等 )
(3)工作条件和性质:生产设备与工具、劳动强度、劳动组织、锻炼与熟练效应
三、作业疲劳P61
(一)概念X15
1.定义:作业疲劳是指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 由于连续工作致使身心劳累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
2.种类:
(1)生理性疲劳
(2)心理性疲劳
(二)作业疲劳的外在表现及产生原因※
1.作业疲劳的外在表现X16
2.特别注意两种现象
(1)心里阻滞:劳动者在从事需要保持一定警觉水平的作业时,中途会自发地出现短暂的
停顿现象。
(2)心理饱和
3.疲劳产生的原因X17
(1)工作环境因素:
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方式、工作持续时间。
②结论:引发疲劳的最客观、最直接的原因。
(2)生理因素
(3)心理因素
[例题]
1.可能引发疲劳最客观、最直接的原因是 ( ) 。
A. 工作环境因素 B. 生理因素心 C.心理因素 D.精神状态因素
答案:A
教材:P62
(三)测定疲劳的方法X1
1.生化法
2.生理心理测试法
3.他觉观察和主诉症状法
[例题]
1.测定作业疲劳方法的正确说法是( )。
A.一般应以产量指标表示疲劳的程度
B.一般应以定性指标表示疲劳的程度
C.生化法测定疲劳容易给被测者带来不适和反感
D.不采用他觉观察和主诉症状法
答案:C
教材:P62
四、劳动强度P62
(一)劳动强度的概念X20
(二)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Y1
五、提高作业能力和降低劳动疲劳的措施P62-63 X21、X22
1.改进操作方法
(1)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即平衡姿势
(2)合理设计作业中的用力方法
2.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
(1)实际工作率 ( 即工时利用率 ) 的确定
(2)轮班制度
(3)休息日制度
3.改善工作内容
(1)单调感的心理特征
(2)单调感的克服经济师考试培训
4.合理调节作业速率※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