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价值观P13-14
(一)含义X1: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一种标准。
(二)界定Y1
1.从价值观的主体角度考虑:
(1)它是一种个体现象
(2)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3)还是一种文化现象;
2.从价值观的表现形式看:它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
3.从价值观的功能看:价值观对行为具有解释、预测和导向的作用;
4.从价值观的层次上看:它具有超越情景的特点;
5.价值观要比态度更抽象更概括。
二、价值观的分类P14X2 ※
(一)奥尔波特的六分类
1.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在《人的类型》一书中,把价值观区分为理论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宗教的六种。
2.奥尔波特和弗农根据斯普兰格的六分类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
(1)经济型的人:具有务实的特点,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
(2)理论型的人:具有智慧、兴趣,以发现真理为主要追求;
(3)审美型的人:追求世界的形式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
(4)社会型的人: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
(5)宗教的人:认为统一的价值高于一切,信神或追求天人合一等;
(6)政治型的人:重视权力、地位和影响力。
(二)罗奇克工具性与终极性价值观
1.终极性价值观:是指欲达到的最终存在状态或目标,如和平的世界、舒适的生活等。
2.工具性价值观:是指为达到上述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如对责任的自我控制等。
(三)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
莫里斯认为价值一词包含三种基本含义:
1.实际价值:指对不同事物所表现的差别喜好的倾向,即对不同事物所表现的选择行为的实际方向;
2.想象价值:指局限于能够预见后果的选择行为,是个体认为应该采取的行为选择;
3.客体价值:强调价值对象本身的属性,指根据事物的客观条件来决定什么是值得选取的,并非当事人是否事实上选取该事物(实际价值)或想象中认为该选取事物(想象价值)。
(四)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二、工作价值观P14-15
(一)含义:工作价值观也称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包括工作倾向性、工作需求以及职业道德取向等等。
(二)美国心理学家萨普尔的工作价值观的类型X3
分为三大群组,15个类别:
1.内在价值:指的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一些因素,包括利他主义、独立性、审美、创造性、智慧激发、成就感和管理权力7个类别;
2.外在工作价值:指的是与工作本身无关的一些因素,包括工作环境、与上司关系、与同事关系和变化性4个类别;
3.外在报酬:包括生活方式、声望、经济报酬和安全感4个类别。
在此基础上他开发了相应的工作价值观问卷,在学术研究以及组织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中国人的价值取向P15X4 ※
(一)以“已”为中心的价值观
费孝通先生于1947年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被认为是对传统中国人价值观的最深刻、最贴切、最形象的阐述。
(二)以社会、关系、情景为中心的价值观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