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人员招聘的工作流程(1)
一、人力需求诊断 (2004年单选)
1.招聘活动的起点:确定职位空缺
2.本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确定所需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二、制定招聘计划
(一)招聘渠道: 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利弊比较
|
优 点 |
缺 点 |
何时有效 |
内 部 招 聘 |
1.了解全面,绩效预期准确 2.鼓舞士气,激励现有员工进取 3.应聘者可很快适应工作 4.选择费用低[2005年案例(二)] 5.提高组织培训的投资回报率 6.保持员工晋升的连续性 |
1.容易造成“近亲繁殖” 2.有可能形成内部矛盾、政治斗争 3.人员局限于企业内部,水平无法提高 4.对没有获得提升的人员造成士气打击 5.训练与培养的投入大 |
1.稳定的战略 2.稳定的外部环境 3.时间和经费有限 |
外 部 招 聘 |
1.选择余地大,有利于招到一流人才 2.带来“新鲜血液” 3.人才现成,节省培训投资 4.不存在政治帮派 |
1.适应或定向的时间比较长 2.对应聘者了解少,可能招错了人 3.对内部人员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 |
1.需要变革 2.易变的外部环境 |
从上表可以看出,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个有利弊,基本上是互补的。
1.招聘来源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①公司战略计划
②招聘的岗位
③上岗速度
④企业的经营环境
2.适用
①内部招聘:企业内部比较高层次、关键性岗位的人员
②外部招聘:空缺的低层次岗位;需要某些具体知识、技能性的工作岗位。
[例题]
1.下列不属于内部招聘缺点的是( )。
A.容易造成近亲繁殖 B.有可能形成内部矛盾、政治斗争
C.训练与培养的投入大 D.对应聘者了解少,可能招错了人
答案:D
(二)招聘规模X1 ※
1.定义:是指企业准备通过招聘活动吸引多少数量的应聘者。招聘活动吸引的人员
数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而应当控制在合适的规模。
2.确定模型:
(1)一般来说,组织是通过招聘金字塔模型来招聘规模的。
(2)因素:
①组织招聘录用的阶段;
②各个阶段通过的比例确定(考虑:组织以往的历史数据;同类组织的经验)
(三)招聘时间Y1 ※
1.招聘时间计划的最常用方法:时间流失数据法
2.时间流失数据法法的特点
(1)显示了招聘过程中关键决策点的平均时间间隔
(2)通过计算时间间隔可以确定招聘的时间。
(四)招聘的范围Z3
1.定义:它是指组织在多大地域范围内进行招聘活动。
2.总原则:在与待聘人员直接相关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招聘
3.考虑的因素:
(1)空缺职位的类型
(2)企业当地的劳动力市场状况
(五)招聘的预算X2 ※
1.人事费用
2.业务费用
3.其他管理费用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