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级人力资源辅导:态度与行为资料(3)
四、态度改变理论
与研究态度形成相比,研究态度改变的意义更大,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如何改变他人的态度对政府宣传、商业广告以及日常生活都有现实意义。
(一)海德尔的平衡理论
海德尔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理衡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理论的一种。
1.含义:所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感情(2008年单选)。为了克服这种不愉快,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2. 减少认知失调的几种方法:
(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某行为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2007年单选)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选择。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