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概念
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是一个人在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格是理解员工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和工作的态度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人格对于职业选择、工作满意度、领导、工作绩效等诸多方面都有影响。
人格的影响因素 www.jjsexam.com
人格既不是完全由先天遗传决定的,也不是完全由后天环境塑造的,而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在具体情境中有机地生成各种变式。
(一)遗传
这种观点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其基因决定的,比如对同卵双生子的人格进行研究,确实发现遗传在决定个体的人格特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遗传并不是直接决定个体的人格,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潜在地影响人格的形成,遗传奠定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由于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并且是在个体的长期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个体的人格是相当稳定的。通常人格的改变需要经历若干年的时间,而且比较缓慢。因此,管理者不应期望人格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而应将其视为在短期内是稳固的。
(二)环境
有许多环境因素对人格起着塑造作用,这些因素包括:教养方式、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体验等。在这些因素中,文化的作用尤其重要: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比如日本文化强调依恋与人际情感,而美国文化注重独立、竞争,所以在不同教育体系的灌输下,日本人看重家庭、人际协调和团队合作,而美国人则强调独立和个人的成功。
(三)情境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但这不是指它以刻板不变的方式保持唯一的形态,而是指在不同情境中随条件改变而采取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反应方式,从而维系人格的本质特征。一个人工作时很严肃、很谨慎,而闲暇娱乐时却可以非常活泼、随意。在组织中情境性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就很难通过一个人的人格对他的工作行为做预测,例如,在流水线上工作的人,严格的规章制度迫使他必须表现出某种行为方式,无论有什么样的人格的员工都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行为;但如果情境性的压力比较小,员工就有更多的选择自己行为方式的自由,比如一名内向的售货员可能在工作中表现得热情、主动。在不同的情境中,人格的表现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