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
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1.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2.企业的含义:必须一定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经济组织,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3.企业的条件:正式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有专门的名称、固定的场所和组织章程,有独立的资产实行独立核算,能独立对外开展经营活动
4.企业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企业作为协作劳动的一种组织方式,其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新制度学派的观点:新制度学派是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形成的原因。认为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5.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手工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企业生产时期
6.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良好的企业素质
7.经营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动力机制:强大的经济动力是形成经营机制的决定因素,资产和利益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动力机制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机制性
调节机制和产销机制:包括原材料商品自主选购、生产计划自主制定、产品或商品自主销售、以及调节投资主体、领导体制、内部组织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内外部关系等,供应、生产和销售是企业日常生产的三个基本环节
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包括多重利益约束机制、财务平衡约束机制、权力平衡约束机制
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包括发展资金自我积累、筹资渠道自主选择、投资项目自主决定、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8.企业素质:包括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素质、管理素质、文化素质
9.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特定组合)、多样化经营(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立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
10.企业要素: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
11.企业与市场的对比:
优势:有效的社会分工、节约费用、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弱势:信息传递易缺失、监督成本增加、激励机制效力减弱、官僚内耗现象产生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