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1.工商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
2.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企业和市场一样,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企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新制度学派是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形成的原因的。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企业之所以出现,正是因为企业在某种状态下可将组织管理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
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手工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企业生产时期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工厂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企业的发展或成长有两个基本要求: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先天性、本质性、系统性和功能性等特征)和良好的企业素质。
经营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积极性)、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供应、生产和销售是企业日常生产的三个基本环节)、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和健全与否,会受到企业的经济地位、企业所有制形式、企业经营责任制、企业人员素质、企业财力资源、企业物质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企业素质可分为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素质、管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价值观念)。
企业发展或成长两条途径:技术进步和多样化经营(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立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等)。
3.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
企业要素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12项内容。
现代企业包括产品流程、价值流程、人事流程和信息流程4个部分。
4.工商企业的优势和弱势:
优势:(1)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够进行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2)节约费用。(3)减少机会主义行为。(4)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5)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6)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弱势:(1)信息传递易缺失。(2)监督成本增加。(3)激励机制效力减弱。(4)官僚内耗现象产生。
(二)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
1. 按企业投资主体: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
2. 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3. 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单一企业、多元企业(业资源的利用程度提高,增加了管理难度)、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
4. 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其他类型企业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