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率杠杆及其运用
(一)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各自的特点,自主决定利率。其功能如下:
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
2.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融资质量、促进金融机构管理模式的转变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运用利率杠杆的宏观经济条件
1.发育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
2.相对成熟的货币市场
目前,我国的利率体系仍是双轨并行的,银行利率与货币市场隔离,货币市场的市场化利率不能够反映到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上。
3.健全的银行制度和企业制度
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于坚实的微观基础,即健全的银行制度和企业制度。
(三)利率市场化的社会经济效应
1.利率水平可能大幅攀升
2.高利率的贷款需求可能得到满足
3.信贷资金分流
4.商业银行拥有信贷价格制定权
二、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提出:
1993年提出利率市场化;2003年16大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掌握)
1.利率市场化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后小额。
2.利率市场化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1)利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2)资金供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3)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关系
兼顾存款人、贷款人和银行三者的利益关系。
(4)利率市场化和利率管理的关系
总要求:既能控制,又能灵活;既有差别,又能协调;既要相对稳定又能因势而变。
3.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我国现行利率可分三类:
(1)被严格管制的利率——对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利率
(2)正在市场化的利率——银行的贷款利率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
(3)已经市场化的利率——除企业债券发行市场之外的各类金融市场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外币市场存贷利率。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大的任务就是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特别是居民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1996年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利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扩大了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
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
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利率,200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200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推出远期利率协议业务。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经济师考试网(jjsexam.COM)。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