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掌握的知识点有)
1994年,国有商行、农村信用社、按人行的要求开始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即以比例加限额控制的办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实行综合管理。
1998年1月1日起,人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管理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在逐步推行资产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我平衡、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1)风险水平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波动性
A、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不低于25%)
超额备付金率:超额准备加库存现金/各项存款总额(不低于2%)
核心负债比率:核心负债/负债总额(不低于60%)
流动性缺口比率
B、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不高于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比资本净额)(不高于15%)、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比资本净额)(不高于10%)、全部关联度(不高于50%)(全部关联授信/资本净额)。
C、市场风险类指标——衡量银行因汇率与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率、市场敏感性比率
(2)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行资产风险程度的变化
(3)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行风险抵补的能力
[2005多选] 根据200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反映银行资产负债比例方面的指标主要体现在(ACD)层次上。
A.风险水平
B.风险分散
C.风险迁徙
D.风险抵补
[2005单选]根据200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督核心指标》,核心负债比率不得低于(D)。
A.40%
B.50%
C.80%
D.60%
[2006单选]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有关流动性风险指标的流动性比率是指( B )。
A.核心资本总额与流动性资产总额之比,其不得低于15%
B.流动性资产总额与流动性负债总额之比,其不得低于25%
C.流动性负债总额与流动性资产总额之比,其不得低于25%
D.核心资本总额与流动性负债总额之比,其不得低于15%
2、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条件(掌握标题)
1、二级银行体制——央行和商业银行
2、灵活有效的资金运作市场
3、灵活有效的资金调度体系
4、财务分析制度严格规范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