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
体现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高低上 |
2.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
主要是通过税收、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等手段和政策来实现 |
3.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 |
(1)调整投资结构
|
(2)调整资产的存量结构 |
【例题:2011年单选】财政在调整投资结构时发挥的财政职能是( )。
A.收入分配职能
B.资源配置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
D.经济发展职能
【答案】B
【解析】财政在调整投资结构时发挥的财政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考点】收入分配职能
(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经济公平: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平等竞争条件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
社会公平:通常是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范围内。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就是指政府在进行财政分配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社会公平,而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结构进行调整的职能。
(二)社会公平的准则
第一,保证生存权准则。
保证生存权是人们最基本的权利。因此保证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存资料是社会公平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第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准则。
第三,共同富裕准则。
共同富裕是人们长期向往的目标,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必然成为社会公平分配的重要准则。
社会公平就要考虑以上三个准则,并做到协调统一。
(三)社会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第一,生产要素占有状况的不公平(历史的原因)
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社会不公平首先来自市场经济初始条件的不公平,而市场机制本身无法改变初始条件。
第二,制度不完善(制度建设的原因)
第三,个人及家庭状况的不同(个人自己的原因)
(四)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
1、财政的收入分配。
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也就是社会公平的实施范围。
社会公平的实施范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初始条件的不公平;
改善初始条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二是提供公平的公共劳务,如义务教育、交通、农田水利建设等。
二是完善市场机制,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三是在个人偏好方面进行适当的干预。
2、财政的收入分配方式
财政的收入分配方式 |
具体内容 |
(1)在组织财政收入时要考虑社会公平 |
|
(2)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考虑社会公平 |
①在提供社会公共劳务时要考虑社会公平 |
②要构建效率市场的制度体系 | |
③要不断改善市场机制初始条件的不平等状况 | |
(3)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切实实现。 |
|
(五)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财政的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调节企业利润水平: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
具体手段 |
说明 |
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 |
(1)税收手段、财政补贴 |
①征收消费税剔除或减少价格的影响。 |
②征收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剔除或减少由于资源、房产、土地状况的不同而形成的级差收入。 | ||
③征收土地增值税调节土地增值收益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等。 | ||
(2)统一税制,公平税负 |
| |
2.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 |
(1)税收手段 |
①征收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 |
②征收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 | ||
(2)转移支付 |
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 |
【真题:2007年多选】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途径包括( )。
A调节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
B调节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收入水平
C调节企业利润水平
D调节个人收入水平
E充分利用“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答案】CD
【解析】财政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真题:2014年多选】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财政手段有()
A.财产税
B.社会保障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
D.违章罚款
E.个人所得税
【答案】ABCE
【解析】
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 |
(1)税收手段 |
①征收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 |
②征收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 | ||
(2)转移支付 |
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 |
【考点】经济稳定职能
(一)经济稳定的含义
经济稳定通常指:
经济稳定的标准 |
含义 |
(1)充分就业 |
①有工作能力且②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这里的“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就业人口的100%的就业,而是指就业率达到了某一社会认可的比率。 |
(2)物价稳定 |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只要物价上涨的幅度是在社会可容忍范围内,比如年率在3%--5%,即可视为物价水平稳定。 |
(3)国际收支平衡 |
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是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 |
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稳定和增长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稳定是在经济适度增长和发展中的稳定,即动态稳定,而不是静态稳定。因此,经济稳定就包含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容,就是指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增长≠发展
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
发展比增长的含义广,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的基本需要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现象。
【真题:2011年、2013年多选】经济稳定通常是指( )。
A.财政收支平衡
B.信贷收支平衡
C.充分就业
D.物价基本稳定
E.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CDE
【解析】经济稳定通常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真题:2010年单选】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 )。
A.100%的就业水平
B.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家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
C.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能够找到工作
D.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达到一定的水平
【答案】C
【解析】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
(二)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是做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下面对财政在调节社会总量平衡方面的手段加以分析
1、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逆经济风向行事
国家预算收入----是社会供给总量的组成部分
国家预算支出----是社会需求总量的组成部分
(1)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 |
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需求。 |
(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 |
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 |
(3)社会总供求平衡时 |
国家预算应该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
【口诀:需求大则收入大】
2、 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政府不需要主动采用的措施,而通过制度性安排】
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收支制度设计具有对经济总量自动调节的功能,即人们在设计财政收支制度的时候,使财政收支的扩大与缩小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呈相反方向的变化,以此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局面。
具体内容 | |
(1)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
①当经济过热而出现通货膨胀时,企业和居民收入增加,适用税率相应提高,税收的增长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可以抑制经济过热。 |
②当经济萧条时,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减少,税收的降低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降低幅度,从而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 | |
(2)在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等)的安排上。 |
①当经济高涨时,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下降,对经济起抑制作用。 |
②当经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加,转移性支出上升,对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刺激作用。 |
【真题:2012单选】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给时,财政预算应该采取的政策是()。
A. 收支平衡政策
B.赤字政策
C. 结余政策
D. 积极财政政策
【答案】C
【解析】
(1)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 |
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需求。 |
(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 |
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 |
(3)社会总供求平衡时 |
国家预算应该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
【真题:2013年多选】财政“内在稳定器"的政策工具有( )。
A.规范的增值税
B.累进的所得税
C.社会保险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E.社会福利支出
【答案】BCDE
【解析】内在稳定器调节表现:
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在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
3、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
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主要是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国际收支政策等方面的政策配合调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主要是松紧搭配的政策。财政政策的松紧主要是以预算规模的扩张与收缩来衡量和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主要以利率的下降与上升及信贷规模的扩张与收缩来衡量和判断。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