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一)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二)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遵循的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受益与负担对等原则,熟悉各个原则的具体含义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熟悉两种模式
类型 |
特征 |
代表国家 |
(1)财政联邦制模式 |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 |
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墨西哥、印度等 |
(2)财政单一制模式 |
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财政单一制模式下,地方政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 |
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 |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了解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掌握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按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收入划分
(2)依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
中央固定收入 |
关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收入、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收入。 |
地方固定收入 |
|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
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 资源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 |
近年来的改革完善
①证券交易印花税:现在中央分享97%;地方分享3%
②调整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5%——8%——5%
③将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部分收入上缴中央财政
④打破隶属关系,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中央因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办法而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⑤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机制。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超基数部分现在中央、地方负担比例为92.5:7.5。
掌握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3)按统一比例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