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0=F/(P-v)
销售额减去变动总成本后的余额,补偿了固定成本后剩余的部分即为利润。这个余额为边际贡献。因此边际贡献是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当总的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当时,恰好盈亏平衡。
企业盈亏相抵时的业务量即为保本业务量。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也叫统计型决策、随机型决策,是指已知决策方案所需的条件,但每种方案的执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后果,多种后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
风险型决策方法有:决策收益表法和决策树分析法。
1.决策收益表法
风险型决策的标准是损益期望值。所谓损益期望值实质上是各种状态下加权性质的平均值。
用期望值决策既可用表格表示,也可用树状图表示。
决策收益表法又称决策损益矩阵。
2.决策树分析法
决策树分析法,是将构成决策方案的有关因素,以树状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据以分析和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系统分析法。它以损益值为依据。该方法特别适于分析比较复杂的问题。
(1)决策树的构成
由决策结点“口”、方案枝、状态结点“O”和概率支构成。
(2)决策步骤
决策树分析法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①绘制决策树图形,按上述要求由左向右顺序展开。
②计算每个结点的期望值,计算公式为:
状态结点的期望值=Σ(损益值×概率值)×经营年限
③剪枝,即进行方案的选优。
方案净效果=该方案状态结点的期望值-该方案投资额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决策所面临的自然状态难以确定而且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也无法预测的条件下所作出的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常遵循以下几种思考原则:乐观原则、悲观原则、折衷原则、后悔值原则和等概率原则。
1.乐观原则(大中取大法)
愿承担风险的决策者在方案取舍时以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最大损益值为标准(即假定各方案最有利的状态发生),在各方案的最大损益值中取最大者对应的方案。
乐观原则决策过程(大中取大法):
(1)在各方案的损益中找出最大者;
(2)在所有方案的最大损益值中找最大者。
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法)
决策者在进行方案取舍时以每个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最小值为标准(即假定每个方案最不利的状态发生),再从各方案的最小值中取最大者对应的方案。
悲观原则决策过程(小中取大法):
(1)在各方案的损益中找出最小者;
(2)在所有方案的最小损益值中找最大者。
3.折衷原则
折衷法的决策步骤如下:
(1)找出各方案在所有状态下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方案 |
min |
max |
I |
20 |
50 |
Ⅱ |
0 |
70 |
Ⅲ |
-20 |
100 |
(3)用给定的乐观系数a和对应的各方案最大最小损益值计算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
方案 |
min |
max |
加权平均值(a=0.75) |
I |
20 |
50 |
42.5 |
Ⅱ |
0 |
70 |
52.5 |
Ⅲ |
-20 |
100 |
70 |
I:20×0.25+50×0.75=42.5
11:0×0.25+70×0.75=52.5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