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1964年,物流概念的导入和形成时期 |
日本将物流活动和管理称为PD,即Physical Distribution。 |
1965—1973年,物流近代化 |
|
1974~1983年,物流合理化时期 |
表现:担当物流合理化作用的物流专业部门开始登上了企业管理的舞台。物流合理化主要是改变以往将物流作为商品蓄水池或集散地的观念,从而在经营管理层次上发挥物流的作用。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物流合理化的观念面临着进一步变革的要求 |
80年代以后,日本的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消费需求差异化的发展,尤其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以前那种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生产经营体系出现了问题,生产的多品种化和少量化成为新时期的生产经营主流。这使得市场的不透明度增加,在库排除的观念越来越强,其结果整个流通体系的物流管理发生了变化 |
(三)我国物流的发展
我国物流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物流初期发展阶段(1949~1965年)。
2.物流停滞阶段(1966~1977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3.物流较快发展阶段(1978—199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物流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4.现代物流起步阶段(1991年)。我国物流业正稳步地走向现代化。
(四)现代物流的最新发展趋势
1.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TPL) (掌握)
第三方物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外包(Out sourcing)成为工商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三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所谓“第三方”是相对于“第一方”发货方和“第二方”收货方而言的。
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经济师教材
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可以理解为:本身不拥有货物而是为其外部客户的物流作业提供管理、控制和专业化作业服务的公司和企业。
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包物流。传统的外包物流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则根据合同条款规定而不是根据临时需求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关于“第三方物流”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l8354—2001)中是这样描述的:“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按提供服务的种类划分 |
资产型 |
主要通过运用自己的资产来提供专业的服务 |
管理型 |
主要提供物流规划与策划、物流管理咨询服务等 | |
整合型 |
兼具以上两种公司所具有的能力,既能够提供管理咨询又拥有必要的物流设施装备系统,能够承担备种物流业务 | |
按物流业务划分 |
综合性物流公司 |
能够提供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各种物流服务 |
专业性物流公司 |
只能提供某一种或者几种物流服务,例如运输公司、仓储公司、搬运公司、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等。 |
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特征
(1)关系契约化。
●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方物流发展成为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加者之间权责利相互关系。
(2)服务个性化。
(3)功能专业化。
(4)管理系统化。
(5)信息网络化。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