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辅导第十七讲(5)
四、筹资决策方法
(一)定性分析
1.企业财务目标的影响分析
1)利润(税后净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分析:在财务风险适用情况下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尽可能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净利润;
2)股票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分析: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增加净利润使股票市场价格上升;
3)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分析:综合了利润最大化和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影响,主要适用于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中应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适度财务风险下合理确定债权资本比例,尽可能提高公司总价值。
2.投资者动机的影响分析:债权人的投资动机是在按期收回投资酬金的条件下获取一定的利息收益;股权投资者的动机是在保证投资本金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股利收益并使投资价值不断增值。
3.债权人态度的影响分析:若企业过高地安排债务融资,很难得到银行大额贷款。
4.经营者行为的影响分析:若不愿意让企业控制权旁落他人,则可能尽量采用债务融资,而不发行新股。
5.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的影响分析:能力越强,可能更多地采用外部融资,否则会通过留存收益来补充资本。
6.税收政策的影响分析:企业所得税税率越高,举债好处越大。
7.资本结构的行业差别分析:以该行业资本结构的一般水准为参照。
(二)定量方法
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就是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前面已说过,负债资金在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作用的同时,也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适度风险条件下使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包括两种定量方法:
1.资本成本比较法: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分为初始筹资的资本结构决策和追加筹资的资本结构决策。资本成本比较法指在适度财务风险下,测算可供选择的不同资本结构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即分别计算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再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资本结构,哪个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就选哪个。
该方法原理易理解,测算过程简单但仅以资本成本率最低为决策标准,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其决策目标实质上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一般适用于资本规模较小、资本结构较简单的非股份制企业。
计算步骤:A、首先计算初始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B、再依次计算可供选择的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C、比较出各方案中最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选优。
例题:参见书上P248页。
2.每股利润分析法: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决策的方法。该点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
决策标准是:当实际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选择报酬固定型的筹资方式更有利(负债和优先股),当实际EBIT小于这一点时,选择报酬非固定型筹资方式(普通股)则较有利。平衡点的计算公式如下:
(EBIT-I1)(1-T)-DP1 / N1=(EBIT-I2)(1-T)-DP2/ N2
其中,EBIT为每股盈余无差异点的息税前盈余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