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第十二讲(1)
一、生产物流管理
(一)生产物流概述
1.概念
生产物流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之后,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终止于成品仓库,始终体现着物料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
2.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有:
1)生产的类型。不同的生产类型,其产品品种、结构的复杂程度、精度等级、工艺要求以及原料准备也不同。这些特点影响着生产物流的构成以及相互间的比例关系。
2)生产规模。生产规模是指单位时间内的产品产量,通常用年产量来表示。生产规模越大,生产过程的构成越齐全,物流量就越大。如大型企业铸造生产中有铸铁、铸钢、有色金属铸造之分。反之,则物流量也较小。
3.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水平。企业专业化和协作水平提高,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就趋于简化,物流流程缩短。
(二)准时制生产(JIT)
1.概念
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称为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JIT)。它是为适应消费需要多样化、个性化而建立的生产体系及为此生产体系服务的物流体系。
2.准时制生产的意义。
3.准时制生产的目标
准时制生产方式将获取最大利润作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将降低成本作为基本目标。总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特定配套目标的完成程度:这些配套目标包括:
1)降低库存,最终降为零库存
就是要通过不断减少各种库存来暴露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消除浪费,进行永无休止地改进。
2)减少换产时间与生产提前期
3)消除浪费实现最大的节约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浪费表现的是非生产性资源,准时制生产方式的出发点是最大限度降低浪费,进行不断改善。
准时制生产方式定义了七种类型的浪费:(1)过量生产的浪费。制造过量的产品会增加工位器具和堆放场地造成的浪费。 (2)搬运的浪费。由于工序相互分离,发生搬运和临时堆放等的浪费。(3)库存的浪费。为保管库存产品需要库房、工位器具和操作人员等造成的浪费。(4)等待的浪费。在设备自动加工时或工作量不足时的等工浪费。(5)过程的浪费。附加值不高的工序造成的浪费;(6)动作的浪费。零部件、工具定置不合理造成动作浪费(7)产品缺陷的浪费。不良产品本身的浪费以及筛选、退修的浪费。为了实现最大的节约,要求达到零库存、零逾期、零故障、零废品、零生产。准时制生产方式消除浪费的方式如P156页图5-4所示。
4.准时制生产的管理内容
准时制生产方式管理就是要发现生产现场的不良环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其管理内容主要有:
1)生产实绩管理。
2)改善计划
3)标准作业。标准作业以人的有效劳动为中心,在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中稳定地、有效地生产优质产品。制订标准作业表可以使作业规则明确化,以节拍来分配作业内容。
4)异常显示看板。异常显示看板是指在当异常发生时首先显示该工序的异常状况,接着进一步显示生产进度的过快或过慢,对作业进行指示。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