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1、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就是要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地增长。
(2)增加就业。就业是一个人获得收入的基本途径,直接关系到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要不断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
失业有四种类型:季节性事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充分就业虽然是指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似的就业状况,但不排除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此时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3)稳定价格总水平。是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价格总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程度的平均或综合。稳定物价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即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也要避免通货紧缩,即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4)平衡国际收支:收大于支为顺差,支大于收为逆差。平衡国际收支是指既不发生较大幅度的逆差,又不发生较大幅度的顺差。
2、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具体说来,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之间,既存在着某种互补关系,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1)互补关系:政府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者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促进其他目标的实现。如在追求经济增长目标时,也能够促进就业目标的实现;而政府为实现增加就业,就必须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目标是一致的
(2)矛盾和冲突:政府要实现某一目标,就无法同时实现另一目标,甚至要以牺牲另一目标为代价。
如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两个目标与稳定物价总水平这个目标就是矛盾和冲突的。
①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就需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但这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因此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②如果政府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为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抽紧银根,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之策以抑制需求,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并引致失业率上升。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之间,既存在一致的一面,也存在相互矛盾的一面。
①一致性:如果顺差过大,外汇收入多,导致国内货币增多,物价上升;如果逆差过大,国内货币紧缩,影响经济增长,导致失业。因此平衡国际收支有利于其他政策目标的实现。
②矛盾性:为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有可能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相反,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减少逆差,采取贬值本国货币的方法以刺激出口,则影响物价水平。
索洛模型和奥肯法则:经济增长(GDP)促进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要求经济增长率大于2.25%)
菲利普斯曲线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两者此消彼长,相互交替。
3、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考虑因素
政府选择宏观经济目标时:
(1)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出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目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经济出于衰退阶段,应把“增长目标或增加就业”目标作为主要调控目标,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