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经济考试铁路运输讲义第六章1
第六章 运输、物流体系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 物流与综合物流体系
一、物流的概念 经济师考试培训
(一)物流的概念、职能、任务和要素
1. 物流的概念:通过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的经营活动,包括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还包括开展上述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传播
2. 物流的职能:将产品由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创造空间效用
3. 物流的任务:完成物品从起点到消费点的实体移动,并在取得一定利润前提下,满足客户的要求
4. 物流的要素:7个恰当(7R)——恰当的产品、恰当的数量、恰当的条件、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恰当的顾客、恰当的成本
5. 对物流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将会逐步丰富物流的内涵
(二)物流与运输的关系
1. 物流的基本条件是运输,运输是物流的基本物质载体
2. 运输是物流的关键环节,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发展为物流企业
(三)物流价值发现的三个阶段
1. 产品物流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2. 综合物流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3. 供应链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二、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三个阶段及其量化特征
1. 运输主导阶段:物流系统中运输收入所占比重超过50%
2. 物流业的拓展阶段:运输收入所占比重在30%—50%之间(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烟台、福州—厦门、武汉)
3. 物流系统服务阶段:运输收入所占比重不超过30%(物流业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准,我国三大经济圈具备了第三阶段物流业的发展条件)
(二)现代物流网络的含义
1.现代物流的含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传统的物资流通资源,实现物资的快速、准确、低成本的区域间流动的全过程
2.宏观角度:区域投资环境状况的反映
3.微观角度:企业新的利润源泉
三、综合物流体系
(一)含义
1. 微观物流系统:指企业物流系统,是为了实现以低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系统
2. 综合物流体系:向顾客提供高效低耗的地区整体物流系统,是地区内众多企业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
3. 发展条件
(1)内部协调与合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2)外部关系:动力和环境条件
(3)树立体系化思想
(二)综合物流体系网络的组成
1. 节点:各级物流中心
2. 连线:由交通、通讯干线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三)区域综合物流体系的核心价值构成(1、2、3)
1. 一个中心:以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中心
2. 两个组织:区域综合物流管理委员会和区域综合物流协会
3. 三个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物流政策平台
四、物流运输系统评价(2011版教材新增内容)
(一)评价内容:来自物流运输企业内外部的综合评价
(二)评价体系
1.通过分析影响物流运输系统的关键因素,按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2.对物流运输系统评价的基准值、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说明,使评价指标更加科学系统
(三)评价步骤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