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网校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更有效的复习备考2013年经济师考试,编辑特整理出2013年2013年中级经济师邮电辅导资料供大家参加,预祝大家学习愉快,顺利通过经济师考试!
一、 信息化概述
(一)信息化
•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分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信息化的层次:
• 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
(三)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测度
l 美国学者波拉特:劳动结构方法
劳动力结构:劳动就业人口在不同产业上分布,或者说不同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在总劳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1954年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1965年英国,1974年日本等。
l 信息化指数方法
日本学者:小松峙清,1965年提出的。
指标体系:信息量(Q)、信息装备(E)、信息主体水平(P)、信息系数(U)四个量;
重点是信息系数:它反映了个人消费中除去衣食之外的杂费所占的比重。
测算方法是: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值定为100,然后分别将测算年度的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得到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指数求算术平均,即得到信息化指数。
2008年
2.在进行某地区信息化程度调查时,调查人员统计了“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该调查内容是信息化指数中的( )指标。
A.信息量 B.信息主体水平
C.信息系数 D.信息装备
答案:B
2009年
4.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产、管理等各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与重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属于( )信息化的内容。
A企业 B产业 C家庭 D政府
答案:B
l 电子经济评估体系
2002年3月,英国制定了电子经济评估体系。电子经济评估体系由四个要素构成。
具体包括4个一级要素:环境、准备度、应用、影响;
12个二级要素;
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和信息基础设施环境;
准备度:公众准备度、企业准备度、政府准备度;
应用衡量:公众应用、企业应用和政府应用;
影响:公众影响、企业影响和政府影响;
35个第三级要素
118个第四级要素。
l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20项指标体系。2002年首次公布了中国信息化指标测算数据。
二、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一)国外信息化发展战略
1. 美国高速公路计划
a) 1992年2月在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首次提出;
b) 四个基本要素:信息高速通道,信息资源,信息处理与控制,信息服务与对象。
2. 日本从e-Japan迈向u-Japan
a) 2000年日本政府首先提出《IT基本法》提到;
b) u-Japan的目标是到2010年把日本建成一个充满朝气的国家,使得每个日本人,包括儿童和残疾人,都能积极地参与日本社会活动。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