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考试内容:掌握垄断含义及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大部分产品都是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或完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考试内容:掌握外部性含义及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1.外部不经济来源:经济师考试网
外部不经济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
例如,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的污水或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地区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又如,氟利昂的大量使用、过度的森林砍伐和渔业资源的捕捞会破坏生态环境,带来全球气候的恶化,造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从而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再如,燃油助动车给骑车人带来了方便,但助动车排放的废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比小轿车更严重,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还有,现代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幕墙,在美化建筑的同时,也给周围居民或其他企业带来光污染。
2.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的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
例如,养蜂人在农田里放蜂,农民的收成可能因此而增加;
又如,居民在自己家里种花,不仅使自己获得享受,也对美化环境作出了贡献;
再如,如果一家企业出钱修建一条公路,那么公路两边的其他企业和居民都将由此获得明显的或不明显的收益。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存在外部经济时,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这就是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容易看到,在计入了外部效应之后,该企业的均衡位置应在E星点。与E点相比,企业的产量应该减少为Q星点,而该商品的价格应提高到P星点。也就是说,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由于这种商品存在外部负效应,就应该生产得更少一点,其价格也应该把所有成本都计算在内,因而应该更高一点。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考试内容:掌握公共产品含义及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1.公共物品的含义
所谓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私人物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竞争性和排他性。
2.公共物品的特点
(1)非竞争性。即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2)非排他性。即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
3.公共物品的分类
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两大类: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