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需求含义: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注意: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客观货币需求、也是一种派生需求(即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2、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二)传统货币数量说----熟悉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1)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费雪方程式
(2)费雪方程式
MV=PT,即:
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其中:P-----物价水平,是随着货币量的变动而被动的变动。
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大体上也是稳定的。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视为常数。
M------代表货币量,是最活跃的因素,会经常变动,并且是主动变动。
所以,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本部分可以与教材50页“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结合学习)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1) 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庇古。
(2)剑桥方程式
-----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
Y------总资源(总收入)
K------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相当于交易方程式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
M------名义货币供给
KY----真实货币需求
(3)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货币需求是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不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等式中K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
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
1.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学说的基本思想---了解
(1) 凯恩斯在其所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偏好论
(2)基本思想:经济主体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一心理,即愿意持有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而不是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或投机的需要,从而产生货币需求。
2.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
(1)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进行日常交易
预防动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投机动机---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即L1= L1(y)>0
投机动机构成投机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即L2= L2(i)<0
所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