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如果居民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且在此基础上,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养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取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有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时,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所以,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而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2,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就会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简单地说,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3,垄断与市场失灵
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大部分产品都是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些不完全竟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拉受着。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也不是最低的价格。垄断企业的产量就会低于社会的最优产量,而它所定的价格却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使消费者的剩余减少而生产者的剩余增加,社会福利受到损害。
由于不完全竟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就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就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4,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者的外部性。
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生产者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而在外部不经济情况下,往往出现产品供给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
5,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所谓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私人物品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竞争性,二是排他性,可以说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商品就叫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点:第一非竞争性,第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在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经常出现“搭便车”现象。
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两大类,即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竟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认为,国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纯粹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公共物品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可以部分的分割。准公共物品很多,典型的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