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辅导:统计数据整理与显示
来源:经济师考试网 2010/2/3 收藏本页 http://www.jjsexam.com/
㈠.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频数与频数分布:把数据的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频数全部列出来就是频数分布或称次数分布,将其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
2.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
3.百分比:是将比例乘以100而得出
4.比率:各个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
㈡.分类数据的图示中级经济师
1.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
2.圆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㈢.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分类数据的整理与图示方法同样适用
2.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①累积频数:将各类别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可从类别数据的开始一方或最后一方开始累加
②累积频率:将各类别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
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㈠.数据的分组
采用组距分组方法,其步骤如下:
①确定分组组数,经验公式:K= 1+ Log N / Log2
②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
③求极差,用最大观察值减去最小观察值
④确定各组组距:组距=极差/组数=某组的上限值-该组的下限值
⑤确定组限:组中值=(上限+下限)/ 2
⑥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组距分组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分组时"上组限不在内"以防止重复
⑦制作频数分布表
㈡.数值型数据的图示
1.直方图: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2.折线图: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用直线连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
三、统计表
㈠.统计表的构成
由四部分组成: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
㈡.统计表的设计
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意注明资料的来源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经济师考试网(jjsexam.COM)。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学员登陆
网校历年通过率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