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
(一)必要性
(1)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物价的要求;
(2)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汇率的要求;
(3)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保有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
(二)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措施
(1)宏观经济政策
①财政政策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的财政政策。反之国际收支顺差时,则采用松的财政政策。
调节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产生需求效应(国际收支逆差时,紧的财政政策→进口需求减少);二是产生价格效应(国际收支逆差时,紧的财政政策→价格下跌→出口增加、限制进口)。
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例题3·单选题】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国际收支不均衡,是因为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可以产生( )等调节作用。
A.需求效应
B.价格效应
C.利率效应
D.结构效应
E.供给效应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的财政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产生需求效应;二是产生价格效应。
②货币政策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的货币政策。反之国际收支顺差时,则采用松的货币政策。调节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产生需求效应(国际收支逆差时,紧的货币政策→进口需求减少);二是产生价格效应(国际收支逆差时,紧的货币政策→价格下跌→出口增加、限制进口);三是产生利率效应(国际收支逆差时,紧的货币政策→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增加、资本流出减少)。
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项目收支,也调节资本项目收支。
③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实行本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或有意在外汇市场上让本币贬值或升值。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的政策。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采用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的政策。调节的机理在于汇率政策产生相对价格效应(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下降、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上涨→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汇率政策主要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例题4·单选题】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国之所以采用本币贬值的汇率政策,是因为本币贬值以后,以外币标价的出口价格下降,而以本币标价的进口价格上涨,从而( ),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乃至恢复均衡。
A.刺激出口和进口
B.限制出口和进口
C.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D.限制出口,刺激进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的汇率政策调节。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采用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的政策。这样,以外币标价的出口价格下降,从而刺激出口,而以本币标价的进口价格上涨,从而限制进口。
(2)微观政策措施——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逆差时,就加强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顺差时,就放宽乃至取消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另外,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向国际货币基金或其他国家争取短期信用融资的措施或直接动用本国的国际储备。
(三)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中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兼顾
(1)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不同组合
内部均衡:国民经济处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的状态。
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均衡。
可能有四种不同组合:
均衡 |
不均衡 | |
均衡 |
① |
③ |
不均衡 |
② |
④ |
其中,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的四种组合:
经济衰退、失业 |
通货膨胀 | |
国际收支逆差 |
① |
③ |
国际收支顺差 |
② |
④ |
(2)兼顾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政策措施
均衡 |
不均衡 | |
均衡 |
①无需采用任何政策措施调节 |
③调节内部不均衡措施,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
不均衡 |
②调节外部不均衡措施,如汇率政策 |
④分情况对待(如后表) |
经济衰退、失业 |
通货膨胀 | |
国际收支逆差 |
①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货币政策;本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
③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
国际收支顺差 |
②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
④紧的财政、松的货币政策;本币升值的汇率政策 |
四、国际收支理论
(一)弹性说
弹性说是阐明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国际收支说。
观点: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的时候,货币贬值能够使得贸易收支改善。
原理:
D=进口商品需求弹性=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
D*=出口商品需求弹性=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率
(二)吸收说
吸收说是以总吸收来说明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用调节总吸收来医治国际收支失衡的学说。
其中,即国际收支,即国内总支出或总吸收。
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平衡。
(三)货币说
货币说是以货币供求来说明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用调节货币供给来医治国际收支失衡的学说。
其中,p为价格水平,Y为国民收入,i为利率;D为来自国内的货币供给,R为来自国外的货币供给(通过该国际收支顺差获得,以国际储备为代表)。
该式清楚地表明了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供求之间的关系,即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失衡是因为货币供求失衡,国际收支逆差是因为MdD。
要医治国际收支失衡,货币说的政策主张是,要采用货币政策(货币供给政策)、汇率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时,实行紧的货币政策,即减少D;反之亦反。
(四)政策搭配说
政策搭配说是说明在兼顾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背景下,在外部不均衡调节中进行政策搭配的国际收支学说。
丁伯根法则认为,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n种独立且有效的政策工具。在某些情况下,一国如果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来追求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将会导致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即米德冲突。(见“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中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兼顾”)
五、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及其调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一方面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适应,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机制转移到我国的结果。
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顺差给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实体经济结构等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使我国面临日益增大的国际压力。我国也对国际收支顺差采取了一些调节政策和措施:(1)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2)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3)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4)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耗能、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5)对国外投机性的热钱流入采取密切监控的高压政策。
[1] [2] [3] [4] [5] [6] [7] [8] [9]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