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内容:第三章第1节
大纲要求:了解运输规划相关理论。
重点:民航运输规划的意义、分类和目标;民航运输规划的内容、步骤、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
难点:民航运输规划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
一、民航运输规划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和实现行业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民航运输规划是政府行使宏观管理职能的主要形式之一
民航中长期规划是政府行使宏观管理职能的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是纯粹的市场经济,都存在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必须有法律依据,不能随心所欲。但任何一部法律或法规都不可能细化到批准这个而不是那个项目。相对于法律法规,规划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政府在宏观管理决策中的科学化、民主化,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要求必须依据规划来决策,能编制规划的领域,要先编规划后审项目。这是政府职能从项目管理转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的体现。这实际上给了规划一个基本定位,即规划是政府定的,也是管政府的。政府既要依法行政,也要按照规划行政。现在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到位,政企也已分开,民航总局和各地区管理局正在逐步转变并履行其政府职能,其中行业的宏观管理是民航总局主要职能之一,而民航的中长期规划越来越成为实现行业宏观管理的主要形式,它可以把市场准入条件、资源状况、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和重要信息等明确地公布给行业内的航空公司、机场和其他市场主体,在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引导行业资源合理配置,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民航主管部门可以也必须依据规划履行其政府职能,对行业实施宏观管理。
(2)民航运输规划是保持行业发展战略连续性和经济运行平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民航中长期规划是保持行业发展战略连续性和经济运行平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行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和措施不仅要有现实性、前瞻性,还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能因领导人的变动而轻易改变,也不能因应对暂时“事件”或眼前困难而随意放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民航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民航发展的长期战略。如果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如一年)通过调整航线、航班和运力等,来调控全行业经济运行态势的话,既需要考虑当时经济运行所面临的具体实际情况,又需要考虑到我们的规划所确定的中长期宏观调控目标。这样才有利于保持一定周期内经济的平稳运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忽高忽底、过冷过热。
(3)民航运输规划是公众参与行业发展大计的必要形式之一
民航中长期规划是公众参与行业发展大计的必要形式之一。民航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编制过程,是行业内广大干部职工和行业外仁人志士共同分析民航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因此规划具有引导大家学习的作用;同时也是大家广泛参与、集思广益、长期论证的过程,又是人们将自己的理想和智慧转化为现实、积极参与行业建设和政策决
策的重要形式,因此规划还具有倡导民主和科学决策的作用。规划编制过程的这两个方面对于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行动具有重要作用。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编制民航中长期规划的核心
[1] [2]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