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美国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2.对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实施不同管理制度的改变
历史:对商业银行具有较严格的管理制度。
趋势:缩小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的差别。
3.金融市场准入制度趋向国民待遇,促使国际金融市场和跨国银行业务获得极大发展
【例2·单选题】金融制度的创新是指( )。
A.与国际惯例接轨
B.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的转变
C.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的新变化
D.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分类管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制度创新的概念。金融制度的创新是指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的新变化。
(二)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1.负债业务的创新
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上。
(1)改造传统业务,创设与拓展新型存款方式。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体现在对传统业务的改造、新型存款方式的创设与拓展上,其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存款工具功能的多样化,即存款工具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②存款证券化,即改变存款过去那种固定的债权债务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形式,如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③存款业务操作电算化,如开户、存取款、计息、转账等业务均由计算机操作。
④存款结构发生变化,即活期存款比重下降,定期及储蓄存款比重上升。
(2)创设新型存款账户。
商业银行的新型存款账户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有妙处,个性化突出,迎合了市场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比如: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3)扩大借入款的范围与用途。
负债业务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扩大商业银行原始存款的资金来源,而且,通过各种合理、合规的创新业务的技术处理,减少或逃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从而创造更多的派生存款。
2.资产业务的创新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贷款业务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贷款结构的变化。短期→长期(消费信贷)
(2)贷款证券化。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3)与市场利率密切联系的贷款形式不断推出。如:浮动利率贷款、可变利率抵押贷款、可调整抵押贷款。
(4)贷款业务“表外化”。如:回购协议、贷款额度、周转性贷款承诺、循环贷款协议、票据发行便利。
另外,证券投资业务上的创新主要有:股指期权、股票期权等形式。
资产业务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服务客户、扩大收益、减少资本充足率指标对于商业银行资金运用能力的限制,以及业务范围方面的监管限制等。
3.中间业务的创新
中间业务的创新,彻底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为商业银行找到了新的、巨大的利润增长点,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中间业务领域极度扩张;
第二,中间业务的收入占银行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
第三,现代企业需要商业银行提供信托、租赁、代理融通、现金管理、信息咨询等多种中间业务,从而使银企关系加强,商业银行“万能”的地位得以巩固;
第四,中间业务创新的主题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使商业银行业务加快电子化进程。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