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的概念
阿尔波特(美):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里赫(美):忽略过去的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反应了认知学派的主张
弗里德曼(美):认知(基础)、情感(核心与关键)、行为倾向(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态度的形成:
学习理论(后天习得的、诱因理论(利益和损失衡量)、认知一致性理论
三、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特殊性越高,预测越准确;
2.时间因素: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预测有较高的效度;
4.态度强度: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5.态度的可接近性: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
四、态度改变的理论:
海德尔(美):平衡理论(遵循最少付出原则)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
减少认知失调方法: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认知的重要性、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
五、对说服效果有影响的因素:
1.说服者:可信度、吸引力
2.说服信息:差距、恐惧、信息呈现方式
3.被说服者:人格、心情、介入程度、自身免疫、个体差异(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年龄)
4.情境:预先警告、分散注意。
六:消除偏见的方法:
对抗刻板印象、平等接触、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考试交流区报名时间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八折开通
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环球网校经济师历年通过率比较
![]() 刘艳霞老师 |
刘艳霞老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环球职业教育在线会计职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经济师等课程辅导专家。...[详细] |
![]() 胡艳君老师 |
胡艳君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北京某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的辅导老师。.[详细] |